|
|
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:“石榴籽家園建設”行動助力打造群眾暖心港灣 |
【政公網】
欄目:青海政企信息
發表時間:2023-03-28 21:06
|
|
|
摘要:北京時間2023年3月28日(農歷2023年閏2月7日),星期二訊: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:“石榴籽家園建設”行動助力打造群眾暖心港灣。
今年以來,城東區堅持以市委“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,推動新時代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,為現代美麗幸福大西寧建設作出更大貢獻”要求,構建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為目標,以服務各族居民群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,推進各…
|
北京時間2023年3月28日(農歷2023年閏2月7日),星期二訊: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:“石榴籽家園建設”行動助力打造群眾暖心港灣。
今年以來,城東區堅持以市委“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,推動新時代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,為現代美麗幸福大西寧建設作出更大貢獻”要求,構建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為目標,以服務各族居民群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,推進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,把解決居民瑣碎事、煩心事、揪心事,當成急事、大事、必須的事來抓,全面鞏固石榴籽家園建設全覆蓋成效,有形、有感、有效抓實做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各項工作,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,有效整合轄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資源,持續深化“石榴籽家園”品牌,促進各民族之間交流交往交融,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、共同繁榮發展,打造群眾最安心的港灣。
播撒金種子,提升教育引導效能。充分發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凝心聚力、育人鑄魂的作用,利用多種形式和渠道,認真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、黨的民族政策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、宣傳活動。東興社區設立居民集中學習課堂,開展我來讀你來聽活動,極大提高轄區居民對黨的二十大精神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知識的知曉率,為進一步做好石榴籽家園建設打下良好基礎。楊家巷社區定時組織開展普法宣傳活動,邀請律師為轄區居民深入淺出地宣講民法典、物權法、婚姻法等法律法規,為推動構建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奠定了法治基礎。幸福社區把居民小區打造成“家文化”陣地,在轄區涼亭、花園、水榭、樹木等處布設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的傳統節日、勵志故事等內容宣傳牌和宣傳欄,讓各族群眾在耳濡目染、潛移默化中增強對民族團結、傳統文化、文明新風的認同感,激發各族居民群眾參與石榴籽家園建設的熱情,進一步擴大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覆蓋面,提升教育引導效能。
搭建微平臺,推動鄰里和睦共進。堅持服務各族居民群眾為出發點,集中打造信息互動、人員互動、銜接互補、尊重差異、包容多樣的各族群眾活動平臺,搭建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安心港灣,紡織社區搭建石榴籽健身平臺,在原有健身器材的基礎上,因地制宜布設共享娛樂區,為“大朋友”“小朋友”提供象棋、毽子、魔方、沙包、跳繩等娛樂健身器材,讓社區各族群眾在游戲娛樂互動中增進感情,促進各民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,消除“樓房隔閡癥”,拉近鄰里距離,和睦鄰里關系。泉景社區搭建石榴籽紅色驛站,集休閑娛樂、矛盾調節、就業服務、志愿服務、民生保障為一體,提升社區為轄區各族群眾的服務能力,推動形成社區一聲哨、居民全響應的格局,同心齊力破解疑難問題,讓轄區各族群眾手足相親、守望相助、和睦共進。
延伸服務網,增進群眾民生福祉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創建為契機,將創建工作、石榴籽家園建設和村(社區)各項工作高度融合,著力提升居民群眾的安全感、幸福感、滿意度。慈幼社區整合轄區資源,打造創新創業新窗口,深入挖掘少數民族女能人、致富能手,打造“東關阿娘”美食品牌,依托成立“城東區味益卓食品店”,建立4個工坊,實行坊主、坊員“4+N”運行機制,號召轄區各民族困難家庭婦女制作“東關阿娘玫瑰花卷”,為困難家庭增加收入。轄區各社區提供多項服務,開展低保審核、就業、醫療、養老、免費義診等保障服務,采取民生改善,聯誼會、聯點送學、在職黨員進社區、微心愿、走訪慰問等一系列活動,在友好合作、相互幫扶中,社區石榴籽家園建成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和水平,更加堅定了轄區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、共同繁榮發展的信念。
石榴籽家園連心暖心更凝心!接下來城東區將持續保持踔厲奮發的姿態,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,結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按照要求部署,精準對接群眾需求,積極探索石榴籽家園建設新模式,打造新樣板,為凝心聚力鞏固示范區創建成果、建設美麗繁榮新東區而不懈奮斗。
(來源: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人民政府)
|
|
|
免責聲明:
|
|
1、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2、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、視頻、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,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。
3、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!
※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
|
|
|
|
|
|
|